天全縣2022年鄉村振興發展獎補辦法(暫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穩定糧食生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1+N+3”產業體系,持續發展“六個一”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壯大龍頭企業,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基本原則
(一)堅持集群發展原則。以鄉村振興為引領,在規劃區內以整村連片模式整體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一園區一特色、一特色一園區”的產業集群。
(二)堅持重點支持原則。以冷水魚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現代農業園區、“豬+糧+茶”種養循環園區、現代竹產業園區為依托,重點支持天全縣“六個一”特色農業產業以及涉農企業,堅持品牌化、精品化打造,注重精深加工產品和技術的研發。
(三)堅持穩定糧食原則。嚴禁耕地非糧化,鼓勵在耕地發展糧食作物種植、支持經濟作物中套種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支持糧經復合種植。
(四)堅持規范管理原則。發展種植養殖業、農產品營銷、農產品生產加工業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及政策要求,規范開展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第二章 產業獎補
第三條 園區產業獎補
(一)糧食現代農業園區
(1)規劃布局:以仁義鎮為主,輻射帶動新華鄉、新場鎮、始陽鎮等區域發展規?;Z食種植、糧經輪作等。
(2)獎補要求:在園區規劃范圍內, 鼓勵鄉鎮牽頭申報連片糧食種植示范區,按照技術要求規范化發展集中連片、統防統治、聯合收割的糧食種植和糧經輪作。
(3)獎補標準:進行規?;B片種植水稻100畝及以上獎補500元/畝;進行規?;蠖褂衩讕顝秃戏N植100畝以上統籌獎補1000元/畝,連續栽種一季蔬菜(小春作物)的再獎補500元/畝。
(二)“豬+糧+茶”種養循環園區
(1)獎補范圍:以興業鄉柑子村為核心,輻射周邊區域,發展規?;?、標準化“糧+茶”模式套種。
(2)獎補要求:在茶業基地套種糧食,重點在基本農田和耕地上必須套種玉米或大豆。
(3)獎補標準:進行規?;凹Z+茶”模式套種獎補200元/畝;新發展茶葉種植2000畝以上,按招商引資相關協議辦理。
(三)冷水魚現代農業園區
(1)規劃布局:以思經鎮為重點,輻射喇叭河鎮、小河鎮、樂英鄉、興業鄉等,發展規?;?、標準化、產業化冷水魚養殖。
(2)獎補要求:符合農業設施用地,獲得取水許可,按照養殖規范進行養殖,魚池規模不低于2000平方米。
(3)獎補標準:魚池2000-4999(含)平方米獎補30元/平方米,5000平方米及以上獎補40元/平方米。
(四)現代竹產業園區
(1)規劃布局:以思經鎮、樂英鄉為重點,打造筍用竹示范產業基地。
(2)獎補要求:集中連片、規范化打造500畝以上的筍用竹示范片。
(3)獎補標準:500元/畝。
第四條 其他產業獎補
(一)糧食+食用菌輪作產業
(1)規劃布局:以新華鄉、新場鎮、始陽鎮為重點,支持發展食用菌+糧食輪作模式。
(2)獎補要求:同一地塊種植食用菌和糧食作物,面積不低于50畝,且要求土地流轉三年以上并繳納風險金。
(3)獎補標準:鋼架大棚食用菌+糧4000元/畝;簡易大棚食用菌+糧2000元/畝。
(二)糧食+油茶套種產業
(1)規劃布局:以城廂鎮為重點,支持發展糧食+油茶套種模式。
(2)獎補要求:在油茶地套種玉米或大豆,面積不低于100畝。
(3)獎補標準:“糧+油茶”套種獎補200元/畝。
(三)中藥材產業基地
(1)規劃布局:以思經鎮、仁義鎮、小河鎮、喇叭河鎮、樂英鄉等為重點鄉鎮,鼓勵發展川牛膝、林下中藥材種植和中藥材+筍用竹立體復合種植。
(2)獎補要求:按照產業栽植技術規范集中連片發展川牛膝面積不低于50畝;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不低于100畝;中藥材+筍用竹立體復合種植面積不低于50畝。
(3)獎補標準:川牛膝800元/畝;林下中藥材種植500元/畝;中藥材+筍用竹立體復合種植200元/畝。
(四)“菜籃子”蔬菜保供基地
(1)規劃布局:以新華鄉、仁義鎮、思經鎮、城廂鎮、樂英鄉等為重點鄉鎮,鼓勵村集體和新型經營主體創建“菜籃子”保供基地。
(2)獎補要求:按照產業栽植技術規范打造蔬菜(食用菌除外)保供基地,種植品種根據時節而定,要求蔬菜種植集中連片,常年生產、有標識標牌;同一基地只申請一次獎補。
(3)獎補標準:基地面積在50-99畝(含)的,獎勵4萬元;基地面積在100-199畝(含)的,獎勵8萬元;基地面積在200-399畝(含)的,獎勵16萬元;基地面積在400畝(含)以上的,獎勵20萬元。
(五)稻田綜合種養產業。
(1)規劃布局:在萬畝糧倉沿線發展稻田綜合種養。
(2)獎補要求:按養殖標準建設,形成立體種養殖高效農業產業,規模不低于50畝。
(3)獎補標準:1500元/畝。
(六)生豬產業
(1)規劃布局:符合《天全縣畜禽養殖禁養區調整方案》,在適養區內發展生豬養殖。
(2)獎補要求:生豬養殖場(戶)在選址、用地、環評、建設和防疫等方面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年出欄商品生豬規模不低于50頭(商品生豬出欄數據以檢疫票證核定數據為準)。
(3)獎補標準:出欄商品生豬每頭獎勵10元。
第三章 獎補對象
第五條 本辦法獎補對象指在我縣從事農業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
第四章 涉農有關獎補
第六條 土地流轉
(一)獎勵要求:鼓勵規劃范圍內家庭農場或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發展糧食或蔬菜產業,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給予獎勵(同一土地只能享受一次獎勵)。土地流轉面積以實際驗收面積為獎勵面積。
(二)獎勵標準
流轉土地面積在50畝以上(含)的種植蔬菜的,按30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勵,獎勵一年;
流轉土地面積在50畝以上(含)的種植糧食的,按50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勵,獎勵一年。
第七條 低效經濟作物騰退
(一)獎補范圍
在非糧化區域內耕地上低效種植茶葉、果樹、藤椒、金銀花和荷田等經濟作物,主動騰退面積達50畝以上并全部種植糧食作物。該項補貼為一次性補貼,不重復申報。
(二)獎補標準
騰退面積在50-299畝的,按1000元/畝標準進行獎勵。
騰退面積在300-499畝和500畝以上的,根據《雅安市關于采取切實舉措促進糧食和大豆生產的工作方案》執行。
該項獎補不再享受本辦法的其他獎補。
第八條 其他獎補
(一)園區申報:成功創建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獎勵園區所在鄉鎮10萬元、牽頭部門5萬元,園區每次升星獎勵鄉鎮5萬元;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獎勵園區所在鄉鎮20萬元,牽頭部門10萬元,每次升星獎勵鄉鎮和牽頭部門各5萬元。
(二)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鎮、重點幫扶優秀村: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幫扶優秀村,獎勵所在鄉鎮8萬元,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鎮,獎勵所在鄉鎮16萬元;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幫扶優秀村,獎勵所在鄉鎮4萬元,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振興先進鎮,獎勵所在鄉鎮8萬元。
(三)農產品品牌建設:重點支持“二品一標”產品認證。獲得“綠色”農產品認證,且核心示范區面積在300畝以上,給予申報主體一次性獎勵5萬元;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并規范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申報主體,首次獲證,給予申報主體每一張證書獎補3萬元,綠色食品認證期滿三年,通過續展認證并規范使用標志的,給予申報主體每一張證書獎補2萬元。對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且核心示范區面積在200畝以上,給予申報主體一次性獎勵10萬元;獲得有機食品認證(轉換期滿)并規范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首次獲證,給予申報主體每一張證書獎補3.5萬元,每滿3周年,連續規范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給予申報主體每一張證書獎補3.5萬元。新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給予申報主體一次性申報獎勵20萬元。
(四)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成功創建市級、省級和部級的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每個養殖場一次性分別獎勵5萬元、20萬元和50萬元,并在基地供排水、生產便道、水肥一體化建設上給予項目傾斜支持。
(五)成功創建涉農龍頭企業:成功創建國家級龍頭企業獎勵100萬元;成功創建省級龍頭企業獎勵50萬元;成功創建市級龍頭企業獎勵10萬元。
(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獲得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市級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 萬元、3 萬元、1 萬元。
(七)“六個一”特色農業企業:支持涉農企業新建或改建加工廠房、設備、倉儲等,企業需常年生產,并具有示范帶動,惠及周邊農戶的作用。經認定,按照項目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補(提供評估報告),最高獎補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八)農產品商標建設:新獲得國家馳名商標或中國名牌、省級著名商標或四川名牌、市級知名商標,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5萬元。
(九)電商直播銷售:對我縣冷水魚、茶葉、竹筍、食用菌、山藥、土耳苕等特色農副產品開展網絡電商直播促銷給予獎補,年銷售50-300萬元給予2-10萬元獎勵,300萬元以上給予10-20萬元獎勵。
(十)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積極參與省、市舉辦的茶博會、農博會、西博會、品牌推薦會等企業,省內舉辦的補助1-2萬元/次,省外舉辦的補助2-3萬元/次。
第五章 申報驗收兌付
第九條 申報
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對象,向生產經營所在鄉(鎮)申請(需提供證件、協議、名冊等相關材料;小農戶整組整村連片發展的,可由村集體進行申請),鄉(鎮)政府核實后向縣級主管部門申報。
第十條 驗收
驗收分鄉級驗收、縣級驗收和抽查復核,依次進行。
(一)鄉(鎮)級驗收。由鄉(鎮)牽頭組織完成鄉(鎮)級驗收,驗收合格后在所在鄉鎮或行政村進行公示(公示期為 7天),無異議后,上報縣級主管部門,申請縣級驗收。
(二)縣級驗收。農業產業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驗收,林業產業由縣林業局組織驗收,加工企業由縣經科局組織驗收,“二品一標”和商標由縣市場監管局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在縣級平臺進行公示(公示期為 7天),無異議后,報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
(三)抽查復核。縣委農辦牽頭財政局、審計局和業務部門開展抽查復核,無異議后,報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審定后按程序兌付獎補資金。
第十一條 資金兌付
資金撥付程序完成后,縣財政局將補助資金一次性撥付到鄉(鎮),由鄉(鎮)通過“一卡通”或轉賬方式兌付給獎補對象。
第六章 資金來源及監管
第十二條 資金來源為縣政府設立的產業發展資金,以及向上爭取的項目資金。
第十三條 縣財政局以及縣級業務部門負責資金監管,確保獎補資金安全使用和兌付,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第十四條 對在審核、驗收及資金兌付過程中玩忽職守、優親厚友、截留挪用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所涉及的獎補內容的驗收細則,由涉及業務的縣級主管部門制定并印發。
第十六條 本辦法適用于2022年度,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對象,在2022年9月30日前向所在鄉(鎮)申請,鄉(鎮)統一向縣級業務部門申報,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納入規劃,審定后才能享受本辦法相關政策。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來源:轉載)
上一篇:抱歉暫無數據
下一篇:凱里市對首獲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等進行一次性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