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江縣工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若干規定
為加快我縣工業產業發展、挺進全省縣域經濟十強提供保障,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以下規定:
第一條 扶持范圍
(一)凡通過招商引資新引進的工業及產業配套項目,可享受本文件所規定相關優惠政策。
第二條 用地優惠
(二)購地項目通過招拍掛取得土地,年稅收達到當年本省省級園區畝平稅收標準的,可通過我縣工業發展資金進行支持。對符合規劃、不改變現有土地用途前提下提高土地容積率的現有工業用地,經縣政府批準不再補繳土地價款。
第三條 廠房優惠
(三)租賃標準化廠房的項目,年實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第一年所交租金等額獎補,第二、三年所交租金按50%予以獎補。
購買公有標準廠房的,按原廠房建設成本價購買,在年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情況下,可享受用地項目財政獎補支持政策。
第四條 收費優惠
(四)對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開工建設和原有規模企業擴大投資規模續建,辦理報建等相關手續涉及的縣本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收費屬地方財政受益的部分給予等額扶持。
第五條 獎補支持
(五)對新引進的供地項目或新增用地擴產擴能項目(新增用地部分產生的稅收),從生產經營之日的第一個完整自然年度起,年生產經營環節實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前三年按地方財政受益部分100%的比例,給予企業獎勵;第四年、第五年按地方財政受益部分50%的比例,給予企業獎勵。
(六)加大對高管人員的激勵。對年實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非公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高管人員,年納稅500萬元以上1000萬以下的企業不超過6人,年納稅1000萬以上的企業不超過10人),按照高管人員在我縣繳納的薪資部分個人所得稅地方財政受益部分100%的比例,給予企業高管獎勵,獎勵資金撥付到企業賬戶。
(七)對連續三年年實繳稅金達到當年本省省級園區畝平稅收標準的企業,給予三年50%的貸款利息補貼,每年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所貸資金必須用于本企業生產經營。
第六條 金融扶持
(八)每年由縣政府金融辦舉辦2次以上銀企對接會,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通過現有的政府性融資擔保平臺為企業提供轉貸擔保服務。
(九)企業在國(境)內外首發主板上市并掛牌交易,總部(包括實際管理機構)設在平江的,除省市補助外,縣財政另補助企業300萬元,對其高管人員給予總額100萬元的獎勵(獎勵資金撥付到企業賬戶)。對在新三板首次掛牌交易的縣域企業,一次性補助20萬元。在其他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并融資500萬元以上的縣域企業,一次性補助10萬元。
第七條 人才扶持
(十)縣財政設立“人才發展專項基金”,相關人才補貼納入“縣人才發展專項基金”范圍,享受人才開發培養、人才引進使用、人才獎勵等政策。
(十一)聚焦我縣重大產業發展引進領軍人才,對新引進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安家補貼(安家補貼分三年按4:3:3比例獎補)。對企業新引進的正高職稱、副高職稱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生活補貼(生活補貼分三年按4:3:3比例獎補)。對企業新引進的博士研究生人才,給予10萬元安家補貼(分三年按4:3:3比例獎補),三年內每人每月再給予1000元工作生活補貼。對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新引進的35周歲以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簽訂三年以上勞務合同、工作滿一年且連續繳納社保的,三年內每人每月分別給予 1200元、1000元工作生活補貼。
(十二)對符合我縣優勢產業鏈發展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全職(指團隊核心成員)新引進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給予20—50萬元項目研發資助,按照縣委人才政策執行。
第八條 物流扶持
(十三)企業現代物流倉儲用地價格參照工業用地價格執行。
(十四)對年實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生產型企業,從投產之日起五年內按照地方財政受益部分5%的比例給予企業物流補貼,單個企業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第九條 固投獎勵
(十五)工業企業在一個完整年度內完成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在3000-5000萬元、5001萬-1億元、1億元以上,且投資強度達到當年本省省級園區規定標準,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的產業發展配套資金支持。
第十條 創新獎勵
(十六)品牌商標獎勵。凡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可,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20萬元;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的企業獎勵5萬元。
(十七)企業認證獎勵。對國家部委授予的國家級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獲得省標準化示范區、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萬元。對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達到《卓越績效評價標準》、制定地方標準、通過國家質量體系認證、ISO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保證體系認證、GMP生產質量管理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等省級及以上認證的企業,一次性獎勵0.5萬元。
(十八)平臺創建獎勵。
1.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按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的標準給予(配套)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型研發機構,分別按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的標準給予(配套)補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分別按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標準給予(配套)補助。
2.對新創建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孵化基地)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
3.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政府“5個100”的產業項目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十九)科技成果獎勵。對企業研發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獲得省級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獲得市級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參與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成果獎的企業核心研究人員(不超過5人)分別給予每人5萬元、3萬元、1萬元獎勵。設立新增創新專項獎:發明專利每個獎勵3萬元,創建或重新認定高新企業每個獎勵10萬元。
第十一條 外貿扶持
(二十)擴大外貿總量。進一步壯大外貿隊伍,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擴大外貿總量。對當年度進出口額規模企業給予獎勵。
1.對外貿出口企業當年出口額超過100萬美元(含)的,獎勵2萬元人民幣, 100萬美元以上的,每增加50萬美元獎勵1萬元人民幣,依此類推。
2.對外貿進口企業當年進口額在100—200萬美元之間的,獎勵1萬元人民幣,200萬美元(含)以上的,每超過100萬美元獎勵5000元人民幣,依此類推。
(二十一)培育外貿競爭優勢。推動全縣外貿企業以及有開拓國際市場意愿的內貿企業實現進出口實績“破零”或“倍增”。對當年出口實績比上年度增長(出口額以海關統計數據為準,下同)的“破零倍增”外貿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給予獎勵。
1.對在本縣注冊的外貿經營者備案企業外貿額“破零”的,根據貿易額按10萬—50萬美元(含50萬美元)獎勵2萬元人民幣、50萬—100萬美元(含100萬美元)獎勵3萬元人民幣、100萬美元以上獎勵5萬元人民幣。
2.對外貿進出口額年度增長率達100%以上的倍增企業(上年度進出口額應超過50萬美元),獎勵5萬元人民幣,對超過100%以上部分,每增長10%獎勵2000元人民幣。
(二十二)鼓勵企業參加境內外展示展銷活動,根據省級重點展會名錄,企業向主管部門申報,由主管部門核準,參與名錄內的展會所交納展位費予以全額補助。
對企業參加省重點展會名錄外的境外展會及境內省市指定參加的重點展會,所交納展位費予以全額補助(單個企業最多補貼3個展位)。
(二十三)鼓勵新引進的外商投資企業和新增到位外資,對當年到位外資在50-100萬美元的外商投資企業給予2萬元人民幣獎勵,101-20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4萬元人民幣獎勵,201-30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6萬元人民幣獎勵,依此類推,單個企業年度獎勵資金不超過200萬元。
第十二條 創業就業扶持
(二十四)人社部門積極做好企業用工服務,支持企業組織在職員工通過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內部職工培訓中心或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培訓機構進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并取得相關證書后,按政策給予相關培訓補貼。
(二十五)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加失業保險一年以上的參保單位采取措施不裁員或少減員的,根據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給予穩崗返還。
第十三條 做大引強扶持
(二十六)采用財政統籌、信托借入等方式設立工業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我縣主導產業,采取定向支持、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企業做強做大,以后持續增加產業引導基金,用于支持企業技術改革,促進生產發展。
(二十七)支持引進產業帶動力強、就業吸納力強的工業企業,特別是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1.5億元以上或年實繳稅金15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從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專項研究,重點支持。
(二十八)實施企業“倍增計劃”,著力推進產業總量擴張、結構優化和效益提升。對享受本縣優惠政策期滿5年、產值過億元且年實繳稅金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在未來5年內企業承諾產值與稅收能實現倍增且制定分年度發展目標規劃,第五年度末,對實現倍增目標的企業,由縣財政按照企業五年稅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的50%對企業進行事后獎補。
(二十九)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年繳稅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評為“稅收突出貢獻企業”,并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四條 中介獎勵
(三十)凡引進購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2000萬元以上、租賃標準廠房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500萬元以上,且年實繳稅金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工業項目,對推動項目落地起到決定作用的中介人給予獎勵:
1.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給予項目中介人落地獎勵,獎金在建成投產后兌現。
2.企業正式投產后第一個自然年度開始,生產經營環節實繳稅金地方財政受益部分的3%進行連續三年獎勵。
(三十一)重大招商項目獎。凡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且固定投資在1.5億元以上的重大投資項目,對項目引進中介人另行分別給予6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
(三十二)鄉鎮引企入園獎勵。對經審查認定的鄉鎮引進工業園區的工業項目(入園企業必須為所屬鄉鎮干部或群眾引進的縣外項目,且引進者實際負責了項目首次洽談對接,為項目落地起到了關鍵聯系作用),自投產之日起,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產生稅收縣級所得實行園區、鄉鎮7:3的比例逐年分享,所需資金由縣財政從安排到園區的工業發展基金中兌現。
第十五條 退出機制
(三十三)引進的供地項目自合同簽訂開始因投資方原因滿一年未開工建設的,按閑置土地處理辦法征收土地閑置費,閑置達二年的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引進的租賃標準廠房企業,如出現以下情況,依照合同約定啟動退出程序:超過合同約定投產時間一年的;連續停產超過一年且生產計劃調整不符合要求的;超過一年未繳納廠房租賃租金的;擅自改變廠房用途或轉租的。
(三十四)如項目環評、安全生產、消防等未通過行政許可,或因政策變化明令禁止生產且無法轉產的項目,依法退出。
(三十五)如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年實繳稅金達不到合同約定標準而享受了優惠政策的,收回已享受的優惠資金,追究企業違約責任。
第十六條 優化環境
(三十六)優化營商環境。
1.對投資項目實行“多評合一、多測合一、多圖聯審”,推行“先建后驗”“兩不見面”“一件事一次辦”“最多跑一次”等管理模式。完善代辦服務機制,項目相關手續由落地管轄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全程代辦。所有涉及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平均壓縮70%。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實施“二號公章”制度,實行“一站式”辦理、“一次性”辦結。
2.規范涉企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無法定依據或者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強制企業停建、停產,不得隨意對企業停水、停電、停氣。除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執法監管外,嚴格控制各類檢查行為,減少對企業的多頭執法和重復執法,每半年開展一次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周邊環境治理專項行動。每年由縣政府優化辦牽頭組織對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營商環境測評,對排名后三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法依規問責,對存在干擾、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等違紀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查處。
3.凡企業員工及家屬,在落戶、就讀、就業等方面享受本縣居民同等待遇。用人企業在寒暑假期間向縣教育局申報,預留一定入學名額,確保企業員工子弟就讀。
(三十七)加大聯手幫扶。對新引進的工業企業從政策環境、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和企業融資等方面幫助企業紓困增效,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及時制定和發布本地優質產品目錄,多渠道推介進入國內外市場,同時爭取更多的本地優質產品進入省兩型產品政府采購目錄,通過政府采購優惠政策支持本地優質產品。
(三十八)打造誠信政府。對在招商引資、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因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責任。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違約失信問題專項整治,及時糾正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問題。對在招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或引進重大項目的個人,組織人事部門優先考慮提拔重用。
第十七條 附則
(三十九)本文件頒布之日起,凡新引進的工業及產業配套項目不再享受《平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扶持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平政發〔2018〕10號)、《平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云母絕緣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平政發〔2019〕5號)、《平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平政發〔2020〕3號)、《平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平政發〔2020〕4號)、《平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石膏建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平政發〔2021〕2號)等工業相關優惠政策。本文件頒布之前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項目繼續享受原有政策至期滿。本政策與我縣其他相關政策交叉重復的,按照“時間從新、獎勵補貼不重復”的原則執行。
(四十)本文件自頒布之日起實施,試行一年。本文件中所涉及的獎勵、補助、補貼資金均為人民幣。
中共平江縣委
平江縣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日
(來源:轉載)
上一篇:抱歉暫無數據
下一篇:蘭州市七里河區《關于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獎補扶持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