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市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和《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江門市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充分發揮質量認證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促進全面質量提升,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突出市場主體地位,加強政府引導推動。通過3至5年努力,全市質量認證整體水平提升,質量認證市場有序,質量認證有效性增強,相關市場主體、獲證機構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現代農業質量認證。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圍繞提升我市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完善食品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推廣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鼓勵和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HACCP)。組織推動我市取得有機產品、綠色食品、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無公害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等農業品牌認證的單位申請農業品牌培育獎勵。(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二)加強生態環境質量認證。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鼓勵和推動企業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促進企業履行環保社會責任,降低環境污染風險。鼓勵支持工業、交通、電力、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動我市生產企業開展低碳產品認證、綠色產品認證、節能產品認證、節水產品認證,降低企業綜合能耗。(責任單位:江門市生態環境局臺山分局、市科工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水利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三)推進服務業質量認證。在批發業和零售業服務、衛生保健和社會福利服務、污水和垃圾處置、公共衛生及其他環境保護服務、運輸服務等領域,積極開展各類服務業認證,提升服務業整體品質,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和品牌。(責任單位:市科工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江門市生態環境局臺山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四)推動建設工程質量認證。以建材產品為突破口,推動綠色建材產品標準、認證和標識體系,重點工程優先使用綠色建材產品。在公路、建筑等重點建設工程,積極推行多種類型的標準認證模式。推廣適合建設工程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提高產品認證在工程設計、招投標等活動中的采信度。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化工程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江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臺山分中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五)強化強制性產品認證。切實發揮強制性認證“保安全底線”作用,對涉及安全、健康等方面的產品依法實施強制性認證。對列入強制性認證目錄的產品,要加大認證推行和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打擊無證生產,確保合格產品進入市場,持續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在政府招標、政府采購中,要切實加強強制性產品認證檢查。(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江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臺山分中心等分工負責)
三、優化質量認證治理方式
(一)開展質量認證幫扶。遵循“試點示范帶動、全面推廣應用、提升整治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發動企業參加線上線下培訓,幫助中小微企業有效提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能力,助力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二)優化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環境。貫徹落實《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和自我聲明實施方案》,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提升檢驗檢測機構自律意識,推動落實檢驗檢測機構主體責任。為經營主體開展檢驗檢測認證業務提供咨詢,支持符合條件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三)強化質量認證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強化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獲證組織、獲證產品的監督管理。打擊非法從事認證活動和偽造、冒用、買賣認證證書或標志等違法行為。落實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主體責任,對出具虛假檢測數據和檢驗結論的行為實行“零容忍”,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四、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工作的規劃引導、組織協調、政策銜接。市有關部門要建立聯動機制,加強信息互享,按照本方案明確的職責分工抓好落實。(責任單位: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二)加強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發揮本市現有各類專項資金的作用,支持質量認證信息化建設。鼓勵開展檢驗檢測認證共性技術研究和應用,完善質量認證統計分析制度。積極探索建立質量認證學科教育和培養專業人才,加快培養重點產業、高新領域質量認證緊缺人才。(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弘揚質量文化,傳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普及質量認證知識,推廣應用獲證產品,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和誠信意識。組織開展質量認證知識和技能競賽等活動,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分工負責)
(來源:轉載)
上一篇:抱歉暫無數據
下一篇:天全縣對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