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產品的種植要考慮產量、價格和成本,同時生產者必須每年進行有機認證,而認證的費用是一筆固定的支出。企業按照有機產品標準進行銷售必須經過認證,這構成了有機產品成本的一部分,但有機認證費用阻礙了認證腳步。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只要價格、產量和成本變動所帶來的收益能夠彌補由于認證所帶來的固定費用的支出,那么生產者就有可能選擇有機種植方式,參加有機認證。
目前我國24家有機認證機構多分布在北京、南京等發達地區,而有機認證中認證技術人員的“差旅費”是“據實報銷”,對地處邊疆的云南省來說更是增大了有機認證成本,云南農業企業多處于“散、小”狀態,較高的認證費用會導致有機農業發展受到制約。
農業補貼是世界各國比較常見的產業扶持政策,其理論依據來源于農業的非均衡理論、農業的弱質性、多功能性等。政府對有機農業進行扶持,除了常規的農業補貼理論外,主要有兩方面的理論,一是新興產業理論,對新興產業進行扶持產業結構政策一個重要內容;二是基于有機農業外部性,外部性帶來了市場機制失靈,因此需要發揮政府的干預作用,其核心是矯正市場機制的失靈。
發達國家普遍加大了對有機農業扶持的力度。美國自2002年以來,陸續實施了資助有機農業研究、分攤有機認證成本與有機轉型成本等政策,以擴大有機產品供給。歐盟有復雜的補貼標準,包括有機農業轉換期補貼、維持補貼、認證補貼、農業環境補貼等。
目前,我們國家對有機農業進行扶持有這樣幾種方式,一是財政補貼,即政府直接補助廠商使得產品能夠實現相對較低的價格;二是稅收優惠,即政府通過低稅率或者零稅率支持有機農業;三是認證費用補貼,即政府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認證費用;四是技術創新支持,即政府通過各種形式支持技術創新,甚至直接提供一些通用技術研發經費。
云南有機認證的情況
據了解,截止2015年10月,云南省具有有效認證證書的企業491家,產品數(全部是農產品及以農產品為原料的食品,該文使用有機產品的概念)715個,其中轉換類產品225個,轉換產品占30%產品比重,按照2014年最新實施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今后將沒有“有機轉換”產品標識,但仍然有轉換產品認證,扣除該部分產品數,云南省實際有機產品數為490個。
云南省已登記的有機認證產品涉及茶、蔬菜、植物類中藥、水果和堅果、谷物、禽畜類11個種類。有機認證數量最高的前5個產業分別是:茶、蔬菜、植物類中藥、谷物、水果和堅果、畜禽類。其中,鮮茶葉與茶制品在有機產品中占比最高,占認證產品總量的30.9%;其次為蔬菜類產品,占16.3%,二者占據了云南省有機農業近50%的比重,表明該省有機農業發展目前主要集中在茶、蔬菜等少數種類,有機農業呈現產業結構單一的特點,其他領域特別是該省優勢產品如植物類中藥、咖啡、菌類、核桃等的比例不高,以核桃為例,云南省目前核桃種植面積為全國第一,核桃樹的病蟲害相對較少,非常適合發展有機農業,但發展現狀明顯滯后。
由此可知,其他省份情況都有各自困難。解決的辦法是加大補貼措施力度。各?。ㄗ灾螀^、直轄市)根據自身特點相繼出臺了一些產業扶持政策和推進措施,成為了地區農業工作的新亮點。
內蒙古、廣西等自治區將有機農業列入區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發展規劃,明確任務措施;
黑龍江、江蘇、上海、重慶等省市對有機農業項目的認證費、產品環境檢(監)測費用給予財政補貼等;
吉林省政府計劃出臺關于加快“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的意見,專項用于對“三品一標”產品認證、基地建設、品牌培育、產品推介、質量追溯、產品檢測等方面的補貼和獎勵,項目資金5000萬元;
安徽省2015年下達省財政基地建設項目資金220萬元,重點用于補助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發展;
海南省政府2014年出臺支持品牌農業發展政策,制定了對發展有機認證的首個產品獎勵30萬元的支持政策;寧夏回族自治區劃撥農業產業化資金30萬元,扶持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
具體補貼相繼出臺
江蘇省農林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補貼定點生產企業資格認定辦法(試行)》
為強化規模養殖畜禽糞便等農村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快商品有機肥料的推廣應用步伐,促進耕地質量建設,我省從今年起開展商品有機肥料推廣應用補貼試點。為規范對商品有機肥生產定點企業的管理,保障商品有機肥的定向生產和供應,確保農業用上安全肥,農民用上放心肥。
這里指的有機肥是適用于以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等富含有機質的副產品資源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機肥料。不適用綠肥、農家肥和其它農民自制的有機肥糞肥。產品質量必須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525-2002《有機肥料》(organicfertilizer)。
重慶市撥付2018年第二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補助經費
近日,重慶市撥付2018年第二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補助經費187萬元。綠色食品認證產品173個,每個補助1萬元;有機食品認證證書7張,每張補助2萬元。
鐵力市有機食品產業認證補貼政策細則
1、補貼標準。鐵力市有機食品產業認證補貼政策標準參照黑龍江省有機食品認證補貼標準,每個有機食品種植基地(水稻基地、玉米基地、大豆基地)或每個有機食品產品(大米、玉米、豆制品)補貼基數標準為4500元。認證補貼發放依據以企業或合作社當年獲得新認證和通過續展認證的有機水稻、有機玉米、有機大豆種植基地和有機大米、有機玉米、有機豆制品產品認證證書為準。一個企業或合作社同時取得國內有機食品種植基地認證和有機食品產品認證的可同時享受相關補貼待遇。
2、有機食品種植基地認證補貼。當年獲得新認證和通過續展認證有機水稻、有機玉米、有機大豆種植基地認證的企業或合作社,1000畝以下(含1000畝)種植基地認證面積,補貼標準為4500元。每增加1000畝種植基地認證面積增加補貼金額4500元。有機食品種植基地認證補貼面積上限為10000畝。
3、有機食品產品認證補貼。當年獲得新認證和通過續展認證有機大米、有機玉米、有機豆制品產品認證的企業或合作社,每個產品認證補貼標準為4500元,每增加一個認證產品增加補貼金額4500元,認證產品補貼個數上限為3個。
4、境外有機食品種植基地及有機食品產品認證補貼。當年獲得新認證和通過續展認證歐盟、日本及北美有機食品種植基地和有機食品產品認證的企業或合作社,補貼標準為50000元。同時取得有機食品種植基地及有機食品產品認證的不同時享受補貼待遇。
國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有機肥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一是,對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和生物有機肥免征增值稅。對農作物秸稈、林業三剩物綜合利用產品,實行一定比例的增值稅退稅政策。
二是,對企業新購入500萬元以下設備、器具的支出允許在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
三是,將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
四是,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
五是,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到10年。
綜上所述,補貼措施有助于有機產品行業的發展,更要加大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將有機產品的市場擴大到社會福利最大的水平,需要較高的持續性的財政資金投入,且社會凈福利的增加十分有限,因為外部性對有機產品征稅會扭曲市場機制帶來較大的社會福利凈損失。因此,在財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對認證費用的補貼可采用部分補貼的方式;政府支持有機農業更為有效的辦法是對企業技術進步提供支持,尤其是重點支持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來源:有機產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