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生態環境條件是影響有機食品產品質量的最基礎因素之一?,F行標準中對于有機生產基地有著嚴格的標準。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應選擇在遠離城鎮、工廠和交通干線等有污染的地區;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層深厚、肥力充足、植被覆蓋良好、生物種群豐富多樣,能量、水分和廢棄物等在生態系統內部能夠形成相對封閉的循環,那些接近天然的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是最好的選擇。
近年來,國家級生產基地數量創新高,公報達到16批。我們國家重點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作為推動經濟快發展、大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通過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大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力度,有效地加快了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達到了質量、速度和效益的有機結合。
國家及各省均發布相關通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于申報第6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的通知
環辦函[2015]第535號
為了推動有機食品基地建設,依據《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管理規定》(環發〔2013〕135號,以下簡稱《規定》),我部決定組織開展第6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國家基地)考核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請你廳(局)抓緊組織本行政區內擬申報國家基地考核的單位,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報送申報材料,認真進行初審并提出意見,于2015年5月30日前將通過初審的申報材料和初審意見(紙質件)報送我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部有機中心)。
二、申報材料應嚴格按照《規定》要求準備,確保內容完整、詳實,數據真實、可靠。申報相關資料可登錄環境保護部網站政務公開欄目自然生態保護司分欄或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網站進行下載。
申報材料應包括:申報表、近三年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營業執照、水土氣檢測報告、基地建設規劃和實施情況報告及其他相關說明材料。具體申報程序和申報材料請參照《規定》及其附件執行。
三、為加強對國家基地的日常監管,請有關省級環保部門抓緊組織國家基地按照《規定》要求撰寫2014年度工作報告和2015年工作計劃,于2015年5月30日前將匯總后的本?。▍^、市、兵團)2014年度工作報告和2015年度工作計劃(紙質件和電子件)報送部有機中心。年度工作計劃和報告將作為今后國家基地開展復核的重要參考。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做好第7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申報及對已獲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
遼環發[2016]第28號
為促進我省有機食品產業健康、規范發展,改善農村農業面源污染情況,按照《關于印發〈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管理規定〉的通知》(環發〔2013〕135號)(以下簡稱《規定》)要求,現對第7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申報及已獲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監督檢查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第7批國家基地申報工作
(一)請你局嚴格按照《規定》的申報條件和程序,對本行政區內擬申報國家基地的有機食品生產單位實地開展核查,認真進行初審篩選并擇優推薦。
(二)8月20日前,將你局推薦的有機食品生產單位的初審申報材料及初審意見(紙質件)報送省環保廳進行復審。申報材料應嚴格按照《規定》要求準備,相關資料可登錄環境保護部網站政務公開欄目下載。
二、已獲批國家基地監督檢查工作
(一)各地要建立定期檢查機制,按照《規定》的相關檢查內容對已獲批的國家基地(見附件1)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基地要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整改情況及時函告省環保廳。對不能妥善整改的基地,省環保廳將建議環保部撤銷其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命名。
(二)省環保廳將對各地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管理工作開展檢查和抽查。
(三)請鞍山、錦州、朝陽、盤錦等市9月15日前將2015年度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管理工作總結函報省環保廳。
三、有機食品生產基地項目儲備工作
(一)省環保廳將建立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項目儲備機制,2017年起項目儲備期未滿一年的單位不得申報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各地要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切實加強對儲備項目的引導、培養和管理。
(二)請各市9月15日前將2016年度工作推進計劃(電子版)和申請進入項目儲備的有機食品生產單位情況統計表報省環保廳。
高品質的生產基地多好處多多
更好的技術服務
基地可制定各作物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卡,發到種植戶,農場綠色食品辦公室設技術咨詢。有機食品生產要求在技術上強調傳統農業農藝技術的應用,生產、加工過程遵循一系列的準則標準,并按照一定的程序開展認證活動。
統一供應綠色食品生產所需種子、肥料、農藥由農場統一按綠色食品標準供應,有機食品生產所需的種子、肥料、農藥由農場按照有機食品標準統一供應。
聯合農戶積極開拓市場,通過各種展銷會、洽談會為綠色有機農產品尋找商機,效果顯著。
有利于轉換期監管
基地中那些原本不是有機產品的,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按標準要求進行轉換,使其變為有機食品,這個期限即為轉換期。轉換期時間長短的標準是:一年生作物一般不少于24個月。多年生作物一般不少于36個月;新開荒地或撂荒多年的土地,至少也要12個月。在轉換期內,所有的栽培措施必須按照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生產出的產品可以作為“有機轉換產品”出售。
更好的建立緩沖帶
基地與外界(非有機生產地塊)必須有明濕的邊際界限,界限的設置物可以是道路、林帶、河流或圍墻等有形物理障礙形成的隔離帶,即緩沖帶。其作用是保證基地或設施不受鄰近和外界化學農業生產方式可能帶來的污染。
有利于企業有機認證
農產品質量安全分為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3個等級,有機食品是農產品最高等級的安全食品。有機食品并不以評價安全為最終取向,而是強調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換,重在生產方式和過程,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基本理念是:拒絕使用一切化學合成品,包括化肥,化學農藥、植物生長凋節劑及基因工程產品等。按照一定的程序開展認證活動,一方面是為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另一方面是為標識這種方式及其產品的內在品質和價值相一致。
可建立完善的追蹤體系
有機食品的可追蹤,是指對從最終產品到原材料以及從原材料到產品的整個過程,必須是根據生產日期、生產及加工記錄,原料到貨記錄、食品保管記錄、出貨記錄等各種記錄和票據叮以追蹤調查的。最終體系又是一個記錄保存系統,可以跟蹤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銷售令過程,是有機母產的證據,是檢查員檢查評估是否符合有機標準及生產者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所有在產地中使用的投入必須經認證機構認可或得到相關認證機構的認證。
(1)地塊分布圖、地塊圖。應顯示出地塊大小、位置、邊界、緩沖區及相鄰土地狀況,顯示作物、建筑、樹林、溪流、排灌系統及明顯標志等。
(2)產地歷史記錄。應詳細列舉過去幾年所種植的作物及使用物品的投入。包含地塊號、面積、有機種植或常規種植、作物品種和每年的投入物、投入物使用的數量和日期。
(3)農事活動記錄。全部有機種植者的農事活動記錄是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牽事件的詳細記載,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收獲時期和方式、投入物記錄、天氣條件,遇到的問題和其他事項。
(4)投入品記錄。詳細記錄購買的外來的投入物,包括種類、來源、數量、使用量、日期和地塊號的信息。
(5)收獲記錄。顯示地塊號、收獲日期、數量,等級等。
(6)貯藏記錄。包括貯藏地場地、方法及地塊號、批次號,貯藏場地的衛生條件。
(7)銷售記錄。包括發票、收據、訂單等。顯示出銷售日期、等級、批次、數量和購買者。
綜上,有機食品健康發展,離不開有機產品基地的統一管理,統一調配。更有利于廣大消費者吃到放心菜、放心糧食。
(來源:有機認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