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配资,股票正规配资开户,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正规股票配资机构

有機產品認證

認證辦理:400-016-9000
有機資訊
有機資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有機資訊

有機產品認證促進扶貧脫貧的成功經驗

來源:有機認證網 發布時間:2019/1/14 11:16:18 瀏覽次數:1343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7年第29號 關于發布有機產品認證扶貧信息的公告,要求對來自貧困地區的有機產品認證獲證企業,經過確認符合有機產品認證扶貧技術要求后,可以在其獲證產品包裝上加施有機產品認證扶貧信息,同時應按照《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質檢總局令第162號)、《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質檢總局令第155號)和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要求加施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有機碼和認證機構名稱。

有機扶貧.jpg



2017年第48號 關于運用有機產品認證服務精準扶貧的通知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開發扶貧戰略的重大調整,也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之一。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以下簡稱《決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64號)及《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有關要求,國家認監委積極創新精準扶貧機制,協同地方政府在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工作重點縣中運用有機產品認證服務精準扶貧工作?,F提出以下意見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以有機產品認證手段扶貧脫貧的意義

(一)將有機產業運用在扶貧開發中,能夠與生態保護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有機產業在提供有機產品的同時,關注人與生態系統友好關系,環境與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管理。這不僅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更能建立一種綜合、健康和環保的可持續的農業生產體系,最終實現環境友好、經濟可行和社會公平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二)運用有機產品認證扶貧是提升農業發展的有效手段。我國很多貧困地區基本上無污染源頭,具有發展有機農業的先天優勢。發展有機產業,還能夠激發貧困地區內生動力,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脫貧的積極性,使貧困地區的土地、勞動力、自然資源開發轉化成效益,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三)運用有機產品認證促進扶貧脫貧已有成功經驗。目前我國已有84個有機示范(創建)區,其中貧困縣有32個。部分縣市利用有機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扶貧開發已探索出了一些成熟經驗。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在工作中也通過與扶貧開發部門、地方政府合作,實施了一些扶貧措施,如減免認證費用、認證標志使用費、電商扶貧、農業旅游扶貧等。

二、推進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組建有機產品認證扶貧專家隊伍。國家認監委將依托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所成立有機產品認證扶貧專家團隊,通過對貧困地區環境、資源、綜合因素調研分析,幫助制定有機認證扶貧方案,提供有機生產技術、加工技術、產品銷售、生產管理、產品包裝等技能培訓和技術支持。

(二)利用有機產品認證手段扶貧。鼓勵認證機構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工作重點縣及新疆、西藏、青海等貧困地區集中區域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時減免認證費用;在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工作重點縣中,探索以有機產品認證信息幫助采購商、消費者精準識別來自貧困地區有機產品,除標識有機產品認證信息外,鼓勵和幫助來自貧困地區生產的有機產品上附加“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級貧困縣”等扶貧信息,區別于普通有機產品。

(三)建立對接機制,實現市場拉動。地方認證監管部門、認證機構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建立有機產品市場對接機制;組織幫助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搭建有機產品產、供、銷平臺,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小企業外貿服務平臺及電商銷售平臺合作;鼓勵采購商和消費者利用有機產品認證標志中附加的扶貧信息消費來自貧困地區的有機產品,形成“環境可持續、質量有保證、產品有市場、銷售有渠道、消費有群體”的可持續消費扶貧模式。

(四)挖掘有機認證扶貧典型案例,復制脫貧經驗。在地方認證監管部門、認證機構推薦及有機示范區自薦的基礎上,國家認監委將確定有機產品認證扶貧試點單位,將重點支持試點單位進一步總結探索可復制、可推廣有機產品認證扶貧經驗和做法。

有機扶貧1.jpg


湖北省恩施市花枝山村有機茶專業合作社扶貧

  花枝山村是一個地處清江邊上的小山村,離恩施市主城區僅十幾公里,山清水秀,云霧繚繞,有著仙境一般的自然風光。但是,在合作社成立之前,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全村280戶1000多人全部居住在海拔450米至1100米的陡峭山坡上,不通公路,住的是上世紀70年代修造的土墻瓦房,種的主要作物是傳統的玉米、土豆、紅薯,全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80%的農戶處于貧困狀態,與山外相比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在小小的花枝山村,合作社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提高了成員收入,提升了成員生活質量。2015年,合作社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成員周學培鮮葉收入達8萬多元,收入5萬元的大戶接近60戶。

  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技術專班,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宣傳,講解茶葉種植、管理技術,大力提高成員的科技素質。二是技物配套。在統一技術的基礎上,為了確保生產資料投入品的高效安全,合作社實行統一組織、統一采購、統一發放,統一有機肥料、生物農藥的施用時間和技術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有機扶貧報道.jpg


  合作社拿出資金,專門用于扶貧事業。一是近三年拿出50余萬元,對嚴格按照合作社要求管理茶園的160戶一般貧困成員進行了扶持。二是每年對特困戶成員采取幫扶政策。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合作社摸清扶貧對象的基本情況,找出貧困的癥結,確定了扶持方向,實行合作社管理人員結對幫扶、責任到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無償提供40萬株茶苗,為貧困戶新發展茶園和補植茶園130畝;二是無償統一修剪250畝貧困戶茶園;三是無償提供貧困戶50噸茶園冬管有機肥;四是無償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發放技術資料;五是對貧困戶茶葉鮮葉實行優價收購。2015年,合作社用于精準扶貧的資金總額達9.6萬元,幫助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

有利于有機認證的開展

  綜上,開展有機生產和認證過程中,需要對生產者特別是小農戶開展有機種植、養殖、投入物質使用和農事操作記錄等方面的咨詢、培訓,可幫助農民利用科學知識開展種養殖,提高生產技能,可提升農民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

  通過發展有機農業,讓農民認識到有機農業對于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動物福利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可改變傳統的小農意識,為我國傳統農業向可持續發展農業的轉變提供了基礎。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的環境意識,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扶貧濟農。

  有機產品的認證能幫助貧困地區了解產品質量信息和市場信息,還可以使貧困縣的農民與全球市場建立連接,使他們走出貧困。

 


注:網站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管理員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綫Q:16654279】 (來源:有機認證網)
標簽:

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在工作中也通過與扶貧開發部門、地方政府合作,實施了一些扶貧措施,如減免認證費用、認證標志使用費、電商扶貧、農業旅游扶貧等。

上一篇:什么是有機茼蒿,為什么茼蒿可以提升記憶力?
下一篇:如何讓有機玉米種植技術突破:認證需完成這幾點!

相關產品
  • 有機野生植物采集和加工的認證文件資料清單

    有機野生植物采集和加工的認證…
  • 有機產品認證文件資料清單(食用菌栽培和加工)

    有機產品認證文件資料清單(食…
  • 有機產品認證調查表(畜禽養殖)

    有機產品認證調查表(畜禽養殖…
  • 有機產品認證申請書

    有機產品認證申請書
  • 有機農產品的認證程序

    有機農產品的認證程序
  • 遵循水產品生產規定,有機證書唾手可得!

    遵循水產品生產規定,有機證書…
  • 有機水產品認證必學知識

    有機水產品認證必學知識
  • 有機食品認證程序

    有機食品認證程序